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臺灣臺北地方法院

:::

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舉辦【青少年的發展特色與衝動~家庭氛圍與攻擊傾向的發展~】課程新聞稿

字型大小:

       臺北地方法院於113年7月4日舉辦【青少年的發展特色與衝動~家庭氛圍與攻擊傾向的發展】課程,由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雷庚玲副教授分別從青少年生理、認知、社會認知之角度向大家介紹青少年特殊之處,以及家庭氛圍與攻擊傾向發展之關連性。
       就青少年生理層面,雷教授先說明大腦的可塑性,係透過神經細胞之「軸突髓鞘化」,使神經元之「軸突」傳遞訊息更有效率,另外將不需要之突觸「剪枝」,聯繫及整合腦部不同區域。而大腦中負責情緒區塊的「杏仁核」,在青少年時期即已發展完成,且反應相當活躍。相較之下,負責理性思考、評估長期後果與控制衝動的「前額葉」在青少年期尚未發展健全,而係遲至25歲左右才完全成熟,係腦部最晚成熟之區域之一。青少年在多巴胺的釋放和作用下,喜好尋求冒險、刺激,以獲取即時的愉悅感,但因為前額葉尚未成熟,所以往往未能顧及後果,很難做好風險評估。另外,關於注意力缺失過動症(下稱ADHD)的青少年,其中約50%有前額葉皮質發展較其他孩童慢、動作皮質較其他孩童早熟的情形。而臨床被診斷為ADHD的孩童,在青少年後仍多有衝動、過動或專注力不足的問題。80%的ADHD孩童可以靠藥物控制,而溫暖、支持的成長環境,亦有助於孩子調解負向情緒。
       在青少年認知層面,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從絕對性發展至相對性,從服從權威轉為質疑權威;從單一面向轉變至多面向,對話語之解讀產生不同理解;開始跳脫自己角色、採納不同觀點,具有自省力。但青少年在未累積足夠經驗前,在前期形式運作思考過度類型化,容易將自己認知為免疫、無敵、不脆弱的個人傳奇。ADHD青少年則具有高估自己能力之「正向錯覺偏誤(positive illusory bias,簡稱PIB)」現象。在青少年社會認知層面,雖然人類在嬰兒時期即發展出道德概念,但現今社會中,青少年大量使用網路並已習慣獲得即時回饋,使青少年傾向於以直覺反應處理社會訊息。
       其次,關於家庭氛圍與攻擊傾向之發展,青少年透過「個體化(individuation)」與「自我實驗(self-experimenting)」歷程,尋找獨特之自我認同(self-identity)。青少年在「探索」自我認同之過程中,家庭與父母之溫暖與支持為重要助力。在自我實驗之過程中,青少年從「真實我」探索「理想我」,而「理想我」有「害怕變成的我」及「想要變成的我」兩種模板。品行疾患青少年(conduct disordered teenagers)在探索「理想我」的過程中,往往只知道「害怕變成的我」是什麼樣子,卻不知道「想要變成的我」是何種圖像,因為璄境中欠缺可以模仿、效法的榜樣。而根據實驗結果,相較於和善、溫暖的榜樣,孩童更願意模仿具有地位、權力之榜樣的行為。此外,關於高壓強制互動模式,因負向增強作用使行為喪失負向刺激而不斷重複,可能因此造成無效之處罰。
       綜上,青少年行為發展不僅與家庭氛圍密切相關,亦涉及前述青少年在生理、認知、社會認知上之特殊性。經雷副教授精闢之介紹說明後,讓參與同仁都充分瞭解青少年在生理結構、認知及社會認知之發展,並有助於瞭解青少年攻擊傾向背後之歸責成因,用更理解青少年行為之觀念處理此類事件。

 

檔案下載

  • 1130711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舉辦【青少年的發展特色與衝動~家庭氛圍與攻擊傾向的發展~】課程新聞稿doc
  • 1130711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舉辦【青少年的發展特色與衝動~家庭氛圍與攻擊傾向的發展~】課程新聞稿pdf
  • 發布日期:113-07-11
  • 更新日期:113-07-11
  • 發布單位:臺灣臺北地方法院
回頁首